近日,南方科技大学图书馆在两项重要行业会议上系统展示了其在馆藏建设与资源管理方面的实践成果。副馆长黄飞燕在“电子图书助力中国科研发展”论坛上深度分享外文图书纸电协同建设经验,数字化图书馆建设部副主任邱建玲则在艾利贝斯2025中国用户年会上展示了基于Alma平台的资源精准管理成果,共同体现了南科大图书馆以系统思维推动馆藏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纸电协同:构建“电为主、纸为辅”的现代化馆藏体系
在2025年10月22日于南京举办的“电子图书助力中国科研发展”论坛上,黄飞燕应邀作《外文图书纸电协同建设实践探索——以南科大图书馆为例》主题报告。

报告系统阐述了我馆面对经费紧缩与使用效益的双重挑战,如何通过深入研究与科学规划,确立“电为主、纸为辅”的图书馆藏建设整体定位,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系统的纸电协同发展政策。黄飞燕详细介绍了我馆在明确纸电配比、优化采购模式、制定复本原则等方面的具体实践,展示了如何通过纸电资源的结构化配置,有效提升馆藏保障能力与使用效益。
数据赋能:Alma平台支撑资源精准管理与科学决策
与此同时,在艾利贝斯2025中国用户年会上,邱建玲在《数据赋能,精准增效:基于Alma平台的实践与探索》报告中,重点展示了我馆如何利用Alma平台实现对馆藏资源的精准管理与深度分析。

报告详细介绍了通过构建电子资源全流程质量管理体系与期刊保障率分析、完成纸质资源系统性数据治理、建立覆盖19个学科的数据仪表盘等举措,为馆藏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特别是基于Alma平台数据编撰的11万字《学科馆员选书策略指南》,为图书采选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直接支撑了黄飞燕报告中所述的纸电协同建设决策。
视频:数据赋能,选书有据
系统建设成效显著,业界认可与读者满意双丰收
这两项成果共同构成了南科大图书馆馆藏建设的系统化实践:黄飞燕的报告从顶层设计出发,系统阐述“电为主、纸为辅”的建设策略;而邱建玲的分享则从技术支撑入手,展示了如何通过Alma平台实现资源的精准管理与数据驱动。二者相辅相成,体现出我馆在馆藏建设上系统化、科学化的推进思路。
黄飞燕的报告凭借其系统调研与实践探索的深度融合,获得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邱建玲的报告也因内容扎实、逻辑严谨,被组委会评价为“极具分量与说服力”。这些业界的积极反馈,是对我馆馆藏建设路径的有力认可。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扎实的系统建设工作已切实转化为读者的获得感与满意度。在“软科中国大学生满意度调查”中,南科大图书馆已连续四年(2022-2025)蝉联榜首。这一成绩充分证明,我馆以纸电协同与数据赋能双轮驱动的馆藏建设模式,是有效且可持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