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LL-中国语言和语言学百科全书

数据库介绍

中国语言和语言学百科全书(The Encyclopedia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数据库系统和详尽的收录了超过500篇关于中国语言研究和语言学研究方法的参考资料数据库。区别于其他语言类数据库,博睿的这本百科全书在中国语言研究和语言学研究方法的全面性上独树一帜。比如,同样的课题在该数据库中的不仅会有作者自己的观点,同时也会对同类研究的过去和现在、不同研究体系的研究角度和现状以及可能涉及到的语言学传统进行全方位的分析。该库的主编团队也使这个库的权威性毋容置疑。

该库从2010年开始筹备,由莱顿大学的Rint SYBESMA担当主编,主编团队包括苏黎世大学的Wolfgang BEHR,中国社科院的顾曰国,华盛顿大学的Zev HANDEL,哈佛大学的 C.-T. James HUANG以及国立中政大学的James MYERS。主编团队邀请全球超过五百名中文语言学者参与编纂,于2016年正式出版。

该数据库有着严谨的学术分类体系,编辑团队尽可能涵盖一切存在于中国的语言(普通话及各类方言)和涉及中文语言学研究的内容。例如,许多人提到Chinese language 就想到普通话,其实中国各地区丰富的方言也是十分值得研究的。本套书中有不少内容就涉及这类内容,有存在于城市中拥有相对多使用者的方言(广东话等),也有因为生存环境封闭而濒危的少数民族方言。即使是研究文献众多的普通话,本书作者们也从新角度提出问题,如:台湾的国语和大陆的普通话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他们认为台湾国语可被看作是普通话的变种,因为国语和普通话虽有差异,台湾人和大陆人之间不存在交流障碍。有关语言学研究方面的文章同样注重结合当下中国社会实际的语言状况,比如双语环境对语言交流和语言使用者的影响。这里的双语环境不仅限两种语言(如中文和英文),也指语言和方言的共存(如普通话与上海话)。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还进一步研究了使用双语者脑部结构与单语使用者的不同,相信会给读者更多的启发。

本书另一大特色是将语言学研究与其他研究理论结合,试图开拓新的研究论题。中文具有声调,作者将此和音乐、唱歌联系起来,研究中文歌词与音乐之间的关系,同时求证是否音乐家可以更快地学习有声调的语言等相关问题。有些问题并不是传统的语言学研究问题,比如“天干地支”,但这些问题的背后可以透露出语言发展的信息,本书也一并将它们纳入研究范围。

此外,本书还录入了有关重要的语言学家,重要的本土语言学文献(如《康熙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及独特的语言现象(如女书)的各种论文。编者希望通过这一丛书,读者们可以对中国语言有一个更全面深入的了解,也可以帮助对中文语言学有兴趣的读者和学者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收录年限
责任馆员
图书馆-周绿涛(+86-755-88010841,zhoult@sustech.edu.cn)
版权公告
1.严禁使用任何软件工具批量下载图书馆电子资源。 2.严禁在短时间内,超过正常的阅读速度连续下载数据库中的多篇全文文献;严禁整卷、整期地下载数据库中期刊全文。 3.不得私设代理服务器,或把VPN账号提供给校外人员访问图书馆的电子资源。 4.严禁未经图书馆许可,向非合法用户提供代理服务或大批量的数据、文献传递。 5.如发现违规行为,图书馆将协助学校有关部门进行追查,并按学校规定视情节轻重进行相应处理,由此而引起的法律上的一切后果由违规者自负。